当前位置:首页 > 医师团队 > 

史超


传承中医精神,奏响杏林华章——记大庆百湖中医院院长史超

走进百湖中医院,一股浓郁的中医文化气息迎面而来:青瓦飞檐穿越岁月,药香缕缕沁人心脾,医圣张仲景铜像在大厅的正中央,是百湖中医人立志“传中医精神,创百年名院”的见证。这些传统中医文化元素犹如一个个坐标,引领着人们走向中医历史的深处。同时,医院里无处不在的智能化医疗设施和人性化设置,又在彰显着她的独特魅力。

史超,现任大庆百湖中医院院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大庆市人大代表、大庆市让胡路区政协常委、让胡路区妇联第五届执委、卫生行风监督员、让胡路区爱心协会董事。

从医30年,史超怀着“传承中医、造福百姓”的远大理想,扎根油城,从临床医生到中医院院长,她坚持弘扬中医传统医术,惠及所在社区5万多位居民。

传承中医精神,开设特色中医院

史超走上中医之路有自己独特的心路历程,既有家传的原因,也有后来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史超的爷爷和叔父都是本地的知名中医。少年时期,她的寒暑假都在叔父的中医诊所里度过,晾药、筛药、分类装进药斗,就是她的工作。这段“学徒打杂”经历,让她一生难忘。这期间,每年都有一批又一批患各种疑难杂症的病人从本县及周边地区慕名而来找叔父看病,每天接诊一两百人是常事。来寻医问药的人挤满了屋子,就连厨房的锅台上都坐满了人,还有的特意带着锦旗和自家的土特产去感谢“史大夫”。他们说,“史大夫”看病,对症下药,花钱少还治好了病。

从这一刻起,在她小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不断地发芽、拙长成长。

岐黄之术,以草木入药,以针石治疾。史超受叔父辈影响,近距离的接触中医中药文化,让史超记忆深刻的是,叔父帮助患者走出病痛的一个个瞬间。正是那时,醇厚的药香浸透了感官,患者们治愈后的笑容感染了她的心灵。

长大后,史超也走上了医疗的道路。在工作中,她渐渐感受到了传统医学的魅力所在,并将传承弘扬中医药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2年史超从大庆市第四医院调到四医院上城社区担任主任职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期间,史超发现中医药在很多疾病,尤其是一些长期慢性病和复杂综合性疾病的调理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更加坚定了她推广中医事业的决心。史超说:“在未来大健康产业里,传承了千年的中医文化和中医技术,一定会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这离不开全体中医人的努力,我们要把中医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扬好、利用好。”

2013年,为了更好地服务民众、回报社会,史超带领班子成员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在完成了社区医疗医药功能的基础上,对医院进行了改制。2002年,可以说是史超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所管理的大庆市第四医院上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更名为大庆百湖中医院。

随着不断的成长和工作上的变化,史超对待传承和发扬中医精神,有了新的认识,她以实际行动,一点一滴的践行着少年时初心。中草药材是中药治疗的根本,想要做好中药,就离不开好的药材。而道地取材也是中草药材质量的重中之重,保证中草药质量,也就是保证了中药治疗的极大疗效。因此在中药选材上、质量上,史超有着严格甚至近乎苛刻的标准。她亲临中药材源产地,远到云南、西藏、安徽亳州、河北安国,近到大兴安岭,林甸中药园,她亲自考察比对,保证让患者以低廉的价格能够食用的药材,同样价格能够得到高质量的疗效。她说:“要有一股老一辈‘匠心’的精神,严把每一道工序,做好每一项治疗工作,这才是我们中医人的初衷。”

2017年,为了全心全意发展中医事业,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她重新打造了一个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开放床位80张,在职员工100余人的现代化中医院,并引入彩色B超、骨密度、精神压力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型DR、MCDR-脉冲导融光能设备、磁共振、大型康复理疗设备等新一代先进治疗检查仪器。同时,新开设了中医、治未病中心、儿科、妇科、中医骨伤科,血疗科室、放射科室、康复理疗室等20多个特色科室,整合了针灸、推拿、穴位、艾灸、药熏、药浴等中医特色疗法,她下定决心,要让传统中医药造福更多的患者。

从医疗业务人员到医院管理人员,史超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自己不仅承担了家人的嘱托,更有对员工的一份责任和对患者的希望。与中医结缘的这30年,史超凭借着对传统医学的满腔热忱和对中医精神传承和发扬的执着追求,立足岗位,努力完善医学知识,大胆管理,不断进取,那颗小小的梦想正在不断的成为现实。

推广中医文化,开展知识宣讲、社区义诊

作为百湖中医院院长,史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岗位自学培训”的方法,先后选派医院技术骨干到北京、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请省市级名医来院培训指导。在她的引领下,医院制定了一系列培训计划,坚持周学习、月讲座、年中考核的方针,每年都要举办多期员工业务培训,并亲自授教,使医院人员的医疗技术、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现在的人很多都有颈肩腰腿疼的毛病,东北地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尤为偏高,群众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比较高。我们一定要下大力度,把这项工作做好,更好的为我们油城百姓服务。”史超院长,在员工全体大会上语重心长的说。为了让群众了解更多常见病、慢性病的知识,史超结合中医药理论,深入社区、学校、银行、广场、养老院等地,开展健康义诊、中医药文化科普宣讲和中医特色体验活动,短短几年,活动覆盖了东湖社区、乘风社区、创业城社区、龙南小区、三厂拥军社区等多个社区。活动设置了中医诊脉、中医推拿、中药泥灸等特色诊疗互动体验活动,积极通过普及中医药健康文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百姓群众科学就医,受到了各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和广大市民的普遍好评。

不忘初心,坚持公益

多年来,史超始终热心公益、心怀百姓。2018年,史超在走访中得知,东湖社区居民张淑芳(化名),是一名油田职工家属,丈夫因病去世后,独自一个人抚养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还兼顾着一位眼睛一级残疾的外来亲属牟全山,而这位亲属户口还未落下,妻子一个人打工养活一家人,艰难的过日子。作为女性,史超为两位母亲的坚强所感动,作为爱心企业家,史超当仁不让,慷慨解囊,不但承担起了两个家庭的医疗费用,还资助两个孩子由小学到高中的所有学杂费,让他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她的爱不仅播撒在身边的贫困家庭和贫困孩子们身上,还对西藏、四川以及大庆市周边的肇州、肇源、喇嘛甸等省内外县区进行着爱心传递。截止2020年,史超通过各种爱心帮扶,资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地震灾区困难家庭实施捐款捐物达100余万元。在她的带领下,百湖中医院与东湖上城社区、东湖四委、东湖五委联合为400多名环卫工人免费进行体检,还为社区捐赠跑步机、台球桌等健身器材,并在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资助活动经费共计10余万元。大爱无疆,情系百湖,史超曾先后获得:黑龙江省“自谋职业再就业标兵”、“巾帼创新创业先进个人”、“优异政协委员”、“助老服务先进个人”、让胡路区“西城好人”、“爱心妈妈”和“居民健康的守护神”、“和谐之星”等荣誉称号。医院也先后获得全国民族中医药协会副会长单位”、“315健康万里行全国重点推荐品牌诚信单位”等荣誉称号。

智慧医疗,开展线上诊疗服务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第一时间向全体员工发出春节返岗号召,积极落实政府各项防控措施,成立应急防控指挥小组、组建发热门诊,每日上报疫情相关信息,并组织全院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培训,并安排专人负责院内每日两次的消毒工作,确保就诊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随着疫情不断发展,按照上级指示,她紧急关闭门诊和住院部业务,为了更好地参与疫情防控,她号召全体医务工作者积极转型,开展“在线诊疗服务”,为百姓免费提供疫情防控知识和心理辅导等健康服务。她利用微信群,搭建“百湖中医微课堂”抗疫平台,开设防疫小贴士、抗疫小方法、疫情小解读、健康答疑、贴心小方等知识板块。她要求全体医护人员采取“五位一体”、“8+4小时”智慧医疗模式开展在线办公,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问诊服务。在她的带领下,百湖中医院中医专家们将平日里面对面的就诊服务转移到“在线就诊服务”,由她带头组织专家们先后主讲了“新冠病毒来袭,孕产妇如何做好防护”、“疫情当下,高血压患者如何科学应对”等精品课程,在短短十余天内就收到咨询问题百余条,她与专家都认真逐一给予回复。

大年初一,在得知让胡路区卫健委医用口罩告急的消息后,刚下夜班的她,顾不上疲倦,迅速收集医院内剩余的200个医用口罩,并亲自驾车将口罩捐赠给区卫健委。疫情期间,她先后向东湖街道、创业城街道、乘风街道等单位捐赠200件防护服(价值56000元),向东湖街道、丽水社区工作人员捐赠近1600袋中药预防汤剂。

一草一木一味药,一方一汤济世心。以史超为代表的大庆百湖中医人正朝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方向奋勇向前,他们决心扛起大庆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重任,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让大庆中医药与时代同频共振,蓄力谱写百湖中医事业新华章。


大庆百湖中医院

2020年12月13日



Copyright © 大庆百湖中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19001270号-2 黑公网安备 23060402000208号